美媒:里根号仍在东风导弹射程之内,无法想象美国损失航母会怎样

2023-03-31 17:43:25

解梦 怀孕 http://365jiemeng.com

时间走入8月,台海地区的局势还在进一步的升温当中,众议院议长会不会在我国的反复警告之下,质疑选择将挑衅进行到底,触碰我国的红线,应该没多久就要揭晓了;在这种大背景之下,美国人最关心的就变成了,如果局势真的向冲突的方向发展,在面对我军的军事反击时,美国部署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有没有能力进行应对。

总的来说,美军自己,以及美国的主流舆论界,对于这件事情持有的都是比较悲观的心态,认为如果我国决心真的到位,美军的情况将会非常尴尬;美国防务媒体《1945》这两天就刊登了一篇美军前军官写的关于这种尴尬情况的文章;在文中这位前军官强调,为了策应佩洛西的行动,美国海军不得不将自己的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以及更多的力量放在火箭军东风-26导弹的射程之内,我军在有必要时可以轻易的消灭这些目标;而美军现在实际上并不能接受一艘航母被击沉,或者关岛这样重要的军事节点被火力突袭所造成的结果。

虽然说现在亚太地区的形势似乎在持续紧张,危机随时有进一步升级的可能性,但是美国海军依然没有将位于菲律宾海的里根号转入战时的静默状态,通过它与岸基之间联络和运输使用的C-2运输机,我们依然能够确认他所在的大致位置。这支美军在台海周边最强大的机动力量,目前在距离台岛大约600-800千米的距离上移动,在这个位置上,其携带的F-18E/F战斗机的作战半径,恰好能覆盖整个台海地区;当然这也意味着,正如美国媒体所说,里根号打击群位于我军火箭军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射程范围内,面临着相当高的威胁。

虽然说等天黑之后因为佩洛西的某些行动,导致我军以军事手段回应,最终冲突以不可控的方式升级到中美全面的军事对抗的概率几乎不存在;但按照美军目前的部署态势,那就是一旦双方擦枪走火,里根号就很有成为佩洛西挑衅行动的第一个牺牲品;而上一次美军大型舰队航母被击沉,那得回溯到1942年下半年的南太平洋海空战,距今已经80年了,上一次有大型舰队航母被对手重创,那也是1945年的事情了。

对当年的美军来说,少了一艘航母当然是心疼的事情,但当年美国好歹造船业有巨大的产能,今年损失了明年就能给补充上,这个月被重创了没两个月就能修好;但现在那可不一样了,美国现在航母的平均建造耗时已经超过10年,这要损失了一艘,那新开工也得10年之后才能给补上;但是因为实际上美国已经没有第二个能建造航母的船坞,这个10年也只是理论上的,美军的航母就是损失了一艘就少一艘。

被重创那也是一样的,美国全国能给航母做简单维修的船坞只有3个,如果想要做开膛破肚的复杂维修,那就只有1个,而且这个船坞还要承担核航母的换料延寿维修压根没有空白排期;对美军来说,一艘航母被重创,与一艘航母被击沉,实际上也是没有区别的;在造船业垮塌导致的这种窘境之下,美国专家说将航母布置到东风的射程之类,冒着极高的被击沉的风险是不可接受的,那也确实是没错的。

当然有人说,美军有11艘现役航母呢,真的被击沉了一艘也不会怎么样;更何况本世纪美军的军事灾难已经太多了,多到少了一艘航母对于军事力量制造的实力上的削弱,都已经算不上什么削弱了。那这么说也不是不行,一艘航母的损失,对美军来说军事实力上确实是极大的削弱,但随着美国在中东的撤退,美国在战略上战无不胜的神话已经破灭了,在欧洲按兵不动,让美军在战争上的神话也走向了破灭;而一旦亚太地区航母被击沉,那会导致美军最后的遮羞布,海空军战役能力的神话,也被戳破。

美军的军事神话是维持目前美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的最重要支柱之一,这条支柱不复存在,对美国来说确实是无法想象的,这也就难怪现在整个美国的军事届以及与美军关系密切的圈子,对于这次的态势都表达出应当慎之又慎的态度了;因为可能会遭遇的后果,真的是美军所不愿意承受的;在这种背景之下众议院议长还要一意孤行,那也可见现在美国政界的草台班子程度有多不靠谱了。

当然从美军的实际表现来看,他们倒是不太担心自己正处在火箭军反舰弹道导弹射程下这件事情的。都知道反航母作战里最困难的事情是找航母;而美军的航母至今都没有进入真正战时的综合射频管制作业的状态,没有全面的进行电磁信号和灯火的管制,不光是维持着和岸上指挥部门的联络,甚至还维持着社交媒体的运行。

这种种迹象也表明,并没有准备进行任何军事行动,航母放在那里就是在执行日常的部署与巡逻任务,如果真的想要准备可能的军事介入,那好歹也应该先把管制作业做好,开始进行复杂机动,寻找气象条件以及海况有利的阵位,来进行军事准备。而美军现在的姿态就说明,他们无所谓于航母是不是呆在导弹的射程当中,也无所谓于我们的各种对海侦察监视力量是不是已经找到了他,并对他进行密切的监视;换句话说就是,美军并不准备战斗。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岚县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