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威震华夏”言过其实?降于禁斩庞德并不简单

2020-10-22 11:52:34

福汇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在这一年威震华夏,功绩声望达到巅峰,令曹操恐惧万分,欲迁都避其兵锋。然而,关羽当年神威,时至今日受到许多人的质疑,加之对关羽“威震华夏”之举了解不深,使其功业骤减,几乎到了“只是打个樊城,降个于禁,杀个庞德”的程度,事实并非如此,如果仅是简单的攻城斩将,以雄主曹操的本事,又怎会恐惧?

襄樊之战在何种情况下发起?从这里能看出关羽背负怎样的重任

关羽所处的荆州之地,可谓天下必争之要冲,守在这里的武将,自然除了一身荣耀以外,也背负了远超常人的重担。

赤壁之战,孙刘两家联手击败曹操,刘备趁机强取胜利果实,率先占据荆州的长沙、武陵、桂阳和零陵四郡,随后又“借”来南郡,形成蜀汉最初的立脚点。

本来刘备此举就令东吴不满,但是有势力弱小的刘备夹在孙权和曹操之间,也算是一个东吴有力的屏障。

只不过刘备集团拥有的不是久居人下的志向,有立足点以后,很快就在公元211年攻占益州,紧接着又在公元219年攻占汉中。

至此,刘备集团以益州为发展的主要根据地,汉中与荆州保护两翼,从割据势力,一跃成为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抗衡集团。

刘备集团的势力固然达到了鼎盛,但是它的强大却令孙吴极为不安,因为占据荆州的刘备集团,给孙权带来极大的压力。

对于东吴而言,荆土 “ 举国上流 ”,刘备如今已经强大,如果他哪天起兼并之心,撕毁双方之间的盟约,对东吴来说非常致命。

东吴屡次索要荆州之地,希望能够获得荆州主导地位,只是刘备哪里肯给,蜀汉发展的指导策略《隆中对》中早就明言,“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如果失去荆州,还如何完成《隆中对》的策略?

刘备的想法自然没错,只不过天下大势又岂能尽如人意,就在刘备与东吴剑拔弩张之时,曹操举兵汉中,迫使刘备只能违背心意,暂时退回汉中防守。

刘备此举付出代价极重,献出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给东吴,才达成了和谈的意向,暂时稳住孙权。如此一来,暂时保住了半个荆州之地,同时也能保住汉中、益州无虞,但也丧失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的路,想要继续实现这个目标,不能攻打东吴,只能攻打曹操的襄樊之地。

关羽发起襄樊之战时,荆州其实并未全在其手中。荆州之地,如同天下之势,由魏蜀吴三家共同占有,而襄樊之地作为曹魏的南大门,有重兵镇守。

此时此刻,等待天下有变,派一上将出兵荆州的人,又何止蜀汉一家?无论曹魏还是东吴,在这个特殊时期,其实都在等待天下之变。

关羽处在三方博弈的旋涡中心

关羽的实力极强,这不仅仅因为他镇守荆州。

关羽虽然人在荆州,但是他对荆州多年的经营之下,其影响力早已超出其管辖范围,甚至他对曹魏地盘的属地也有经略,其仁德之名更是远播。

是时南阳闲苦繇役,宛守将郡人侯音、卫开等与吏民共反,与关羽连和。

民孙狼等因兴兵作 乱,杀县主簿。 固率将十余吏卒,依( 胡) 昭住止,招集遗民,安复社稷。 狼等遂南附关羽。

侯音之反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十月,而孙狼叛乱则发生在建安二十三年十一月,二者相距南郡并非紧邻,却接连反曹魏而联合关羽,足见关羽平时经营的各地的实力,以及其仁德之名传播之广,使得这些仁人志士在反曹魏时,愿意投奔关羽。

侯音叛乱以后,曹仁带领庞德,率军攻下宛城,不仅斩杀了侯音,而且进行了屠城。

曹魏当时的军事情况其实并不顺利,不仅有河南地区的动乱,而且还有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的动乱,为了平叛,当时襄樊的军力达到历年来最空虚的时期。

“汉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攻许,烧丞相长史王必营”

更重要的是,当时东吴的吕蒙因病重而离任,这件事情给关羽极大信心,这里固然有吕蒙的阴谋,但是在事后来看,吕蒙也确实丧命,可见其病体是计策,亦是事实。

蜀汉空前强大,曹魏的襄樊又空前空虚,而且此刻一直威胁荆州安全的东吴主将吕蒙又离任,如此大好机会,不正是《隆中对》所言的待天下有变吗?

即便如此,关羽的处境依然很艰难,因为他面对的将是曹魏的重兵防守,虽然当时的守军比较空虚,却依然是强大的七军之力。

同时,蜀汉刚刚打赢汉中之战,此战已经赌上全国的国运,国力消耗殆尽,对于关羽的襄樊之战,根本无法提供支持,不过当时的刘备依然有情有义,安排刘封、孟达在上庸三郡去支援关羽,一旦襄樊之地得手,则可连成一线,从西黄河以南便会属于刘备。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属于牵一发而动全身,他一举一动,他的成败同时牵动着魏蜀吴三方的心,如果说当时的天下是三方博弈,那么关羽便是博弈中心的那颗棋子,无论他是胜是败,东吴都不会坐视曹魏或者蜀汉一家坐大,所以,关羽的压力可想而知。

关羽为何威震华夏?

关羽占据荆州之地,处在三国博弈旋涡中心,不仅能守住荆州,同时也能经营曹魏之地,在他们出现动乱之时,以仁义之名吸引他们投降,可谓威名远播。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以后,他面对的曹魏将领、东吴将领,无论文臣还是武将,都属于双方的精英级别。

扬州刺史温恢谓兖州刺史裴潜曰: “此间虽有贼,然不足忧。今水潦方生,而子孝县军,无有远备,关羽骁猾,乘利而进,政恐征南 有变耳。”

这是扬州刺史温恢对兖州刺史裴潜说的一段话,当时的孙权正在带兵进攻合肥,而温恢与裴潜却清晰的看到未来战局,威胁不在孙权,而在关羽。

他们早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就已经看到关羽的进攻之利,可见,曹魏对关羽的大举进攻早有防备。

在史料中对于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记载中,有一个字可以证实这一点。

关羽果使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羽自率众攻曹仁于樊。

“果”之一字,证明曹魏对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早有准备,而且积极调兵遣将,为确保襄樊不失,即便是曹仁、于禁、庞德在,依然不放心,随后调来徐晃帮助曹仁。

( 曹操) 复遣晃助曹仁讨关羽,屯宛

并且,遣将军徐商、吕建等诣晃,又遣殷署、朱盖等凡十二营诣晃。加之“禁督七军三万人救樊”,当时对抗关羽一人的魏将,远远不止于禁、徐晃、曹仁、庞德等名将,他们的手下更是将领繁多,尤其是于禁,其督七军,至少有七军主将,其余副将不可胜数。

同时,从“将军董衡、部曲将董超等欲降,德皆收斩之。”的史料记载来看,当时庞德所率兵马与于禁的七军并非一路,庞德手下的将领也不在少数。

关羽先是逼降于禁所督七军,高达三万余人,其中将领更是繁多,“禁降羽,羽又斩将军庞德”,短短数字记载,关羽已是收于禁,斩庞德,其中庞德也并非是一人,说具体一些,应该说关羽又打败庞德军队,并且斩杀敌将庞德。

关羽如果能顺利收编于禁的三万人,其实力自然大涨,而且当时群雄蜂起,都打起关羽旗号,军心大盛,士气正旺,一旦襄樊到手,曹魏都城瞬间就会感受到关羽的兵锋,这也是曹操为什么要迁都避其锋芒的重要原因。

关羽如此巨大的胜利,是在什么情况下完成?下面介绍一下关羽在此战当中,面对曹魏、孙权方面的著名将领。

孙权方面,参与谋划偷袭荆州之人至少有后来辅佐太子的是仪、左军师、右大司马的全琮、至于吕蒙和陆逊,自然不必多言,其余参战重要将领也不一一列举。

曹魏方面,曹仁、庞德、于禁、徐晃、甚至调集了扬州的张辽、都督二十六军的夏侯惇,还有裴潜的兖州军、吕贡的豫州军。

参谋襄樊之战的人则更多,蒋济、司马懿都是宰辅之才自不必多说,桓阶、裴潜等人也都参与其中。曹魏对于襄樊之战极为重视,可谓倾巢而出,即便如此,依然被关羽打的落花流水,损兵折将,这样的战绩称之为威震华夏,实至名归。

关羽之死

关羽之死,其实并非输在曹魏、东吴谋臣、将领的强大,因为东吴的偷袭其实早在关羽的算计之内,他早就做了充足准备,“使南郡太守麋芳守江陵,将军士仁守公安”。

然而,麋芳却在敌人来袭之时,竟然莫名其妙的选择投降,拱手让出江陵。最可气的是,江陵城十分坚固,如果麋芳死守,必然能够等到关羽回援。

旧城,关羽所筑。羽北围曹仁,吕蒙袭而据之。羽曰:“此城吾所筑,不可攻也”。乃引而退。

根据这段史料的记载,我们可以轻易看出,关羽对此城的坚固程度十分了解,即便是强如关羽,也没有选择攻城,而是退走。

这也间接证明,麋芳守江陵是关羽对东吴的预防,而麋芳投降献城,令关羽非常意外,也葬送了关羽的前途,乃至性命。

麋芳虽然投降到了东吴,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毕竟他这种人没人看得起,其中最厌恶他的人当属吴将虞翻。

“后翻乘车行,又经芳营门,吏闭门,车不得过。翻复怒曰 : ‘当闭反开,当 开反闭,岂得事宜邪?’芳闻之,有惭色。”

虞翻在与麋芳相遇时,话里话外没少挤兑他,对他的瞧不起溢于言表,而麋芳也自知理亏,“有惭色”。

关羽最终虽然失败,但是并不影响他威震华夏的功绩,因为他所处的位置承担蜀汉太多的希望,也承担了曹魏、东吴太多的压力,在重压之下,关羽依然能凭借一己之力,对抗曹魏举国之力,并且取得巨大胜利,如此壮举,千古少有,威震华夏,实至名归!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岚县信息网版权所有